close

1425616021-537505666_n.jpg 

小小孩整天像是勁量電池、無時無刻不好奇、摸東摸西、總是坐不住、無法專心,令家長們總是不免擔心孩子如此「不專心」會影響往後的學習,更是不知道如何著手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了解小小孩的專注力與大腦科學:

爸媽您過度期待小小孩的專注力了!

從你認為的「不專心」到孩子能「專心」的過程,是需要給孩子時間與不斷經驗累積才發展出來的。

0-1歲孩子往往漫無目的地遊走,平均能專注停留在一件事物的時間僅僅2-3分鐘;1-2歲會開始對較有興趣的事物進行觸碰、把玩,也只能專注停留3-6分鐘而已;2-3歲會較有目的性的遊玩且持續最多6-9分鐘。

因此大部份人認為小小孩的不專心,往往是因為大人的「過度期待」與「不耐煩」。

1425644132-2756250399_n.jpg 


噓!別打擾小小孩的探索與好奇!

3歲前孩子的大腦需要被各種感覺刺激、被滋養,因此總是看到孩子像蜜蜂一樣忙碌,到處探索、事事好奇、靜不下來,也正是我們大人認為的「不專心」表現,而這些行為代表了孩子主動探索與學習。

研究顯示,大腦中控管動作協調的區域其實與專注力迴路有重複部份,臨床上也顯示「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兒童,確實在動作協調上有表現較差的狀況。近年來有許多研究顯示,「運動」有助於大腦的發展,也讓孩子能更能專注。所以請理解小小孩透過尋求各種感覺刺激,幫助大腦學習與整合的過程,大人更要去滿足孩子,這才是讓孩子更能專注的方法。



孩子在生活中學專注,把握5大原則:

1規律作息情緒好

規律作息對於0-3歲的孩子格外重要。孩子在規律的作息中,擁有充足的睡眠,能有清醒的頭腦學習專注,擁有好的進食習慣,大腦及身體才有能量面對挑戰。最重要的是,孩子透過規律作息,才能有穩定情緒,能更專心學習。

2環境簡單干擾少

生活中把遊戲、吃飯與睡覺等空間規劃出來,讓環境簡單不複雜,孩子才能專心做好每件事,而不是該睡覺時玩玩具、該吃飯時看電視、一邊閱讀一邊看電視。3歲前的孩子玩玩具時,常常有異想不到的方式,請大人靜靜的觀察,滿足孩子探索的樂趣,有時你過多的指導會變成干擾。當孩子注意力下降時或需要協助時,大人再適時的協助就好。另外,時時營造「專注」的家庭氣氛 ,如聽孩子說話要專心、吃飯要專心、親子閱讀要專心等。

3動態活動一定夠

要讓孩子大腦動起來,需要足夠「動態」活動,才能刺激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使孩子能在學習中產生更多的大腦連結,自然孩子能反應更快、更專注。因此時常帶著孩子到公園、戶外或進行感覺統合遊戲課程等,鼓勵孩子去探索、去奔跑、去活動。

4靜態活動不能少

爸媽仍需要提供適合孩子能力與興趣的靜態遊戲玩具,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可選擇重複性高的玩具,目的在增加孩子注意於一項事物上的時間,如閱讀、拼圖、串珠、積木等,引導孩子主動投入地玩,大人適時將注意力時間拉長,並去協助完成。

1425644068-3568017060_n.jpg 

5引導專注處處有

生活中只要善用親子相處時間,引導孩子學會「如何專注」。外出時,時常引導孩子觀察周圍事物、聽聽不同的聲音、看看發生的事情。在家時,習慣交付孩子適合能力的任務或固定的任務,如幫忙收衣服、擺放鞋子餐具、自己脫鞋子穿衣服等,善用孩子主動與動機,使孩子能自然而然專注在活動中。

 文:潛力種子兒童教育中心 吳怡璇主任




延伸閱讀:

孩子有過動、衝動、不專心問題?家長必學教養術

【專注力】超強電力愛動兒,養育免煩惱小撇步

合理控制寶寶看電視的七大原則




arrow
arrow

    潛力種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