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_MG_4773  

                  文:潛力種子兒童教育中心執行長 張俸慈

  寶寶三歲以前不適合看電視,如果做的到,應該全面禁止。寶寶長時間“泡”在電視機前,電子產品螢幕所發出來的藍光對角膜發展尚未成熟的寶貝們,不僅造成視力的傷害,對寶貝們的體適能、專注力、腦力與情緒也有相當的影響。當然,完全杜絕電視,對主要照顧者來說相當不容易,因此,合理規劃寶寶看電視的時間,才是每一位家長的責任。那麼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和怎樣的方法,來做到利用電視的有利地方同時又能以更好的方式引導孩子遠離電視呢?

原則一:家長以身作則,不可沉溺電視

  要想讓孩子遠離電視,家長必須以身作則,有些家長只要在家,早上起來打開電視,到睡覺前才關閉,無形之中灌輸給寶寶電視是生活必需品的想法,導致寶寶沉溺於電視,也失去了好的成長環境。

研究發現,早期閱讀及親子共讀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語言理解及情緒表達。有了家長的陪伴及示範,即使是動不停的跳跳虎,也能培養寶貝翻書、看書、聽故事的能力噢!

 

原則二:理智對待!該讓孩子與電視絕緣嗎?

 

  大人打開電視的時候,不能坐在那裡目不轉睛。主要照顧者都會有需要離開孩子忙一下的時候,透過平時的陪伴,讓孩子從小就懂得電視節目有好有壞,慎選節目而不癡迷於它。如此一來,才能在真的需要十分鐘的電視保姆時,安心地播放優質的節目讓孩子觀看;也不至讓孩子因為平時的完全禁止,而不斷地有偷看或偷完的想法。

 

但仔細想來,為何須依賴3C保姆呢?!除了孩子的專注力會受到3C產品的影響外,自主遊戲能力的培養其實建立在家長們平時的陪伴,教孩子怎麼玩,陪著孩子玩幾次,在家長沒有辦法陪伴孩子的時候,孩子才會有獨立遊戲的能力。

 

原則三:和寶寶訂好看電視規則,包括看的時間和次數。

 

  史丹佛大學兒童學教授羅賓森建議:先說好規則,可減少爭執和賴皮的機會。例如:吃飯時不能看電視、功課沒做好不能看或是看完一集就要去做功課,都要事先跟孩子說好,也要讓照顧他們的祖父母或保姆知道,養成他們信守承諾的習慣;又如節目看完了,一定要關掉電視,而不是讓孩子“掛”在電視機前,隨意瀏覽,增加留戀電視的機會。

 

原則四:以書籍、玩具等分散寶寶注意力

 

  孩子之所以對電視如此痴迷,出自於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增加環境的探索,陪伴引導玩具的玩法,以繪本、玩具或其它同儕遊戲來淡化孩子的“電視癮”。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經常陪伴孩子閱讀繪本,不論是父母主講或者孩子主講,甚至只是單純的圖片搜尋或物品指認,都可以讓孩子在書中發現更多樂趣,而不是只能無聊的坐著自己看看不懂的書。

 

書的種類則可以多樣化,可以是不同主題的繪本,跟孩子的行為或情緒有關;也可以是不同種的書,像是:故事類漫畫,跟孩子平常看到的書不太一樣,豐富孩子接觸不同書籍的機會,增加寶貝對「看書」的興趣。

 

原則五:挑選優質媒體

 

  有愈來愈多的家長發現有些電視節目無法提供孩子有益的內容,優質的媒體所需具備的條件包含 (1)互動式設計 (2)畫面等待,沒有高頻噪音 (3)可以控制接觸時間 (4)有增加孩子溝通能力的功能

 

優質媒體通常會設計卡通人物跟孩子們對話,問問題或者等待孩子回答後給予「好棒」的回應。研究發現,跳動或閃光高的畫面,會讓大腦剪斷孩子前額葉的神經迴路,讓孩子專心的時間縮短,記憶力降低。內容分段或分集的節目較容易讓家長控制接觸3C產品時間,加上節目內容不連續,讓孩子不需期待下一集的內容。

 

原則六:陪寶寶看電視,解釋討論內容。

 

  研究發現,家長如果能透過陪伴、解釋電視節目內容,則可以加深或扭轉孩子對內容的理解和獲得,因此和孩子有充份的討論,能有效減弱內容的影響力。

 

此外,也別忘了廣告。美國的研究發現,小孩一年會看到4萬個廣告,其中包藏著許多高卡路里與油膩垃圾食物的宣傳,不斷引誘孩子消費購買因此別認為廣告時間就可起身做別的事,還是要留意孩子看了什麼廣告。

 

原則七:其他注意事項

 

(1) 臥室不放電視。

 

(2) 吃飯絕對不配電視,大人小孩都相同。

 

(3) 別把看電視當作獎懲,以免讓孩子誤會「看電視非常重要」。

 

 

 

 

 

 

 

 

 

arrow
arrow

    潛力種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