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孩討厭上學  

 

                  文:潛力種子兒童發展中心主任  吳怡璇

 

 

  4歲的小寶常常早上賴床吵著不要去幼兒園每天早上都弄得媽媽很生氣。小寶晚上也總是玩的很晚才要睡,家裡的阿公阿媽怕他睡不飽,總是要媽媽讓小寶早上晚點去上學。在往學校的路上小寶總是哭鬧著不去,有時還會裝肚子痛不去幼兒園,讓媽媽非常頭疼。

 

  孩童在家習慣自由自在、獨生子女更是在家是小霸王。但是進入幼兒園,開始需要面臨要求與規範。孩子想融入團體,需要與其他小朋友有人際互動、也需要妥協或競爭,因此較依賴的孩子容易感到挫折和壓力,出現不愛去幼兒園情況。因此父母需適時引導協助,陪伴孩子面對團體生活,而不是溺愛和順從孩子,讓孩子變成沒有解決能力和抗壓性的人格。

 

 

【寶貝拒絕上學常見原因】

1.      孩童分離焦慮嚴重,特別是年紀較小的孩童。

2.      父母疏於建立家庭規範,無法適應團體規範。

3.      家長過度保護,孩童生活自理能力較弱。

4.      孩童人際社交能力不佳,在幼稚園無法融入團體。

5.      生活作息不穩定。

 

 

家長的錯誤迷思

 

1.  孩子很黏人,家長認為早點送到幼兒園,哭一哭自然就會好。事實上,家長若平時沒有練習與照顧者短暫分離,馬上強迫性分離只會讓孩子分離焦慮惡化,甚至造成孩子其他負面問題。建議中班上幼兒園,才是孩子身心最適合上學的年齡。

2.   剛上幼兒園的孩童,容易在上課前哭鬧,因為無法很快適應團體。孩子哭鬧造成父母焦慮,父母會消極妥協說:「今天讓你休息!但明天一定要去上學喔!」,假使大人沒有堅持原則,造就孩子可以哭鬧方式來拒絕上學,此舉只會延長孩子的哭鬧時間。上學初期孩子出現分離焦慮,家長應先陪伴短暫時間,離開時約定好下課見面的具體時間,如「吃完點心媽媽就來接你!」,且務必須遵守約定,可讓孩子減少分離焦慮問題。。

3.  期待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全由幼兒園老師來訓練。建議在家需練習簡單生活自理能力,如如廁、吃飯和穿衣鞋等,才能避免孩子遭受同儕的取笑和面對老師的壓力。

 

小孩不上學  

 

爸媽可以這樣做

 

1.  養成孩子正常作息:

  提供固定睡眠儀式,讓孩子晚上固定時間睡覺,減少起床情緒問題,早起也讓孩子有充裕的生活自理時間。睡眠儀式可加入有關上學主題的繪本閱讀(建議繪本如圖),幫助孩子釋放焦慮和壓力。周末也盡量讓孩子維持一般作息,避免星期一症候群的情緒問題。

 

2.  父母溫柔的堅持:

  讓孩子清楚了解天天都要去上學,不要因為孩子吵鬧就放棄,因為孩子正在挑戰大人的底線。睡前可提醒孩子:「明天要去到幼兒園玩喔!」而不是「明天要不要去幼兒園啊?」。

3.   提供獎勵制度:

  利用集點獎勵方法,鼓勵孩子上課前不賴皮的好行為。也與老師溝通孩子在學校的小進步,些微進步就給予鼓勵,讓孩子從上學中得到成就自信。

4.  分享孩子學校趣事:

  每天與孩子討論幼兒園好玩的事,讓孩子感覺上學是去「玩」、「遊戲」,分享孩子在學校的趣事或好行為,也了解孩子在學校的面臨的困難。

5.  兄弟姐妹陪伴:

  讓孩子與兄弟姐妹或鄰居玩伴一起陪伴上學,互相提醒上課時間和責任,也可以互相學習模仿上學的好心情和行為。

6.   減少分離焦慮發生:

  較年幼的孩子或氣質較內向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容易發生分離焦慮狀況,建議上學前先讓孩子進行小團體課程,培養孩童社交互動能力、動靜態活動的專注,再逐步進入幼兒園,減少分離焦慮發生。

 

**孩子幼稚園分離焦慮與適應問題進來看~

http://seedsofpotential.pixnet.net/blog/post/156860439

 

 

 

arrow
arrow

    潛力種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