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要會如何能相親相愛,父母對待手足怎麼樣才能公平?要如何讓手足分享玩具? 這些手足衝突問題,是許多父母在生活中可能每日都會面臨的煩惱,因為
要手足相親相愛,真的是不簡單的事!
父母在預期要生老二時,就必需事前有所準備,從預防再進入二寶的衝突解決,在生活中與孩子從細節中互動,才能降低手足間的衝突一再發生。
四大重點提醒每個即將有二寶的爸媽們~
◎預防勝於治療,著重「培養正向手足情感」
寶寶出生前,爸媽常跟大寶聊胎兒的事,如[你唱歌給寶寶聽,你看弟妹在媽咪肚子裡開心跳舞呢~,能減少對手足的攻擊性和同理心。
還有,別忘了循序漸進練習,讓大寶習慣有其他照顧者,降低大寶對主要照顧者的依賴。
寶寶出生後,適時引導大寶跟二寶的正向互動,加入照顧行列。
「哇!寶寶好愛跟哥哥姊姊玩歐~」
「你猜猜看,寶寶哭了是肚子餓還是尿布濕呢?」
◎允許孩子對弟妹有負面情緒,引導思考衝突解決能力
大寶在面對二寶威脅時,一定會出現許多的負面情緒像是「他是故意的!」「我不想借他!」等情形。
別只是責備大寶,這時最重要是要爸媽先同理大寶的不滿,讓大寶知道爸媽仍是在乎他的,接著簡單摘要過程,再進入爸媽想引導的解決方式。
◎保持給大寶「獨特的時間和互動」
大寶會欺負二寶,甚至出現退化行為,無非是害怕失去爸媽的關注。
若能適時撥出時間與大寶獨處,即使只是個短短的共讀或聊天時光,也能傳達爸媽對大寶的重視,就能大大減少大寶出現的負面行為和手足衝突。
◎練習關照爸媽你自我的情緒
通常在手足衝突發生當下,我們想用好的方式與孩子互動,卻又因大人自己情緒失控而怒罵責打,更引起孩子另一波情緒,最後仍無法引導孩子學會處理衝突,沒學到如何面對衝突的孩子只能不斷重蹈覆轍。
爸媽要先學習找到自己在情緒中的冷靜方式,再回頭引導孩子處理衝突。
手足教養中,父母需要從預防開始,再從細節處學習衝突處理,才能營造正向的手足關係。
文/潛力種子兒童教育中心主任 吳怡璇(治療師雙寶阿木)
孩子戒尿布像大戰,半夜總會尿床該怎麼辦? 跟尿布說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