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孩打人咬人  

                 文:潛力種子兒童教育中心主任 吳怡璇

 

  許多家長反應,家裡1-3歲的孩子會出現打人、抓人、推人的行為,孩子青番講也講不聽,特別又是兄弟姐妹或與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刻,甚至還會出現咬人行為,爸媽擔心孩子人格發展,怕孩子真的會變成小霸王

  潛力種子帶您一起了解,可愛的孩子竟出現打人或攻擊行為真正的真相,也告訴爸媽處理妙招與預防方式。

 

孩子打人咬人常見原因

 

* 表示生氣的情緒行為:

  最常發生在孩子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時。1-2歲的孩子仍以自我為中心,在玩具被搶當下,因為語言表達仍不好,會直接以[行動]表示生氣,一心只想先搶回來。

* 口語社交互動能力不足:

  孩子想與其他人互動(包括大人與小孩),或喜歡他人的玩具,卻不知道如何口語表達與社交,往往以肢體表達(如拉扯衣服頭髮、拍打、搶) ,而且孩子力量容易會拿捏不當造成。

* 感覺需求與失調:

  2歲前的孩子正處於感覺動作時期會主動的去尋找各種感覺刺激,一般孩子喜歡敲打物品和跑跳等,是在滿足用力的本體感覺和觸覺。亦有些孩子發生觸覺整合上的問題,不喜歡不經意的觸碰且希望和人保持拒離,或是過度需求觸覺經驗而去碰觸或打人行為。

* 尋求大人關注:

  較小的孩子在與大人互動時,發現自己打人/拉扯別人時大人反應很大,孩子覺得有趣,會故意用此舉來引起注意。另外,幼兒有時會因想吸引別人的注意力,而故意出現令人討厭的行為,尤其有很多兄弟姊妹時,爭取成為注意焦點的競爭更嚴重。

* 大人時常以打來處罰:

  大人習慣以打來處罰孩子,但此時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孩子會認為[生氣]時可以[打人]來解決。或看到同儕做錯事時,會學大人以打人處罰其他小朋友。

 

 

家長可以這樣做

 

1. 冷靜但堅定的口語阻止打人行為:

  當孩子有攻擊行為時,應該迅速阻止,並堅定平靜的口氣告訴他:「不可以打人!」暫停他想要玩的遊戲,暫時隔離也能使孩子平靜下來或儘快轉移他的注意力。

 

2. 幫助孩子表達真正的想法:

  當孩子在表達心裡的意念上有困難時,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可預防孩子打人行為。將近二歲的孩子大都已可說許多短句,若你猜想他是因希望別的孩子還他玩具才拉扯對方,教導他說︰「請把玩具還我。」若他的口語能力仍有限,就替他說明他的意願,如︰「弟弟想要拿回她的小熊。」當你察覺他很生氣時,教導他表達出來如︰「我很生氣!

 

3. 打人除了道歉,讓孩子知道他造成的傷害:
  孩子已發生打人行為請他與人說[對不起]同時需嚴肅的告訴他︰「你打弟弟,他很痛會受傷、你看弟弟在哭了!」但在他真正他人感受瞭解之前,需要重複告訴他。

 

 

4. 機會教學引導適當的社交互動方式:

  在公共遊戲場合,當大人發現孩子很喜歡別人的玩具,試著引導如何與別人互動,如和別人交換玩具..等,可避免搶奪打人行為發生。當較小的幼兒以拉扯打人為互動方式,別急著罵孩子請大人藉此機會教導以[拍拍肩][握手]為正確社交互動方式也替孩子說出意圖如:[翔翔想和你一起玩!] ,或者進一步引導如何一起玩!

 

5. 滿足感覺刺激與活動量:

  從小多提供多種感覺刺激活動,滿足需求增加情緒穩定,如觸覺活動(黏土、草、沙)本體前庭活動(攀爬、溜滑梯、鞦韆等)。若孩子3歲後仍過度出現打自己或打人行為,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則需尋求專業評估。

 

6. 家長記得鼓勵正向行為:

  當孩子表現好行為時,給予他一些額外的注意,可以預防他以搗蛋來獲取關懷;特別是家中有兄弟姐妹時別總是認為表現好是理所當然,一定要適時有所反應,讓孩子感受被關注喔!

 

7. 避免使用打人來處罰孩子:

  當孩子打人時,大人切勿[以牙完牙]想讓孩子感受被打而打他,因為4-5歲以前孩子同理心仍未發展好,打孩子只會強化他打人行為,認為打人是對的行為。平時大人生氣時也要能控制情緒別打孩子。生氣時以嚴肅口氣告知孩子,結合[隔離或取消玩玩具時間]為處罰方式,少用打人方式,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衝動控制

 

 

8. 閱讀相關繪本:

  爸爸媽媽可陪著孩子閱讀情緒與人際互動相關繪本,加強孩子情緒表達與處理,如生氣小恐龍..等。

 

 

 

 

 

 

arrow
arrow

    潛力種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