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動內向,喜歡黏在大人身邊,不知道怎麼跟別人玩?」
「我的孩子到幼稚園,不知道怎麼跟人家玩!沒有人要跟他玩?」
「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他都不知道如何跟別的小孩玩遊戲與分享?」
3歲後是孩子交朋友的年紀!別進了幼稚園才學會交朋友~
爸媽你會發現,當孩子2-3歲後,一個人玩似乎很沒有樂趣,不然就是一直要拉著你陪他玩,這時你會覺得是否該生個弟妹來陪伴孩子。手足關係確實是孩子人際互動的基礎,但是手足關係不等同於人際關係。
其實,3歲的孩子需要交朋友了,這時的孩子渴望進入社會,家庭已無法滿足孩子的人際互動需求!
當然也有孩子從小過於內向、不愛人群,爸媽憂心孩子的人際關係,因此急忙的推孩子入幼稚園,結果讓不會主動交朋友的孩子過度挫折,無法自己適應大團體的生活,甚至哭鬧不去上學。
孩子的社交能力別到了進入幼稚園才開始學習!
爸媽你可以提前讓孩子學習進入社會、練習人際互動,孩子進入幼稚園時,才能避免嚴重的分離焦慮與適應問題!
學齡前,孩子的「朋友」是什麼?
學齡前,小孩的朋友不像大人之間複雜,其實是單純又直接的,像是「坐我旁邊的人」、「會跟我一起玩的人」、「不會搶我東西的人」、「會分享玩具給我的人」、「知道彼此的名字」、「喜歡一樣的玩具與遊戲的人」。
雖然父母是養成孩子性格最重要的人,但是隨著年齡逐漸增長,孩子會從他人的反應經驗中認識自己,特別是同儕關係中。孩子了解自己是不是受歡迎的人,也才能學會適切的人際互動模式!等到孩子進入國小後,人際關係變得較為複雜,會牽涉到學業上的表現,因此即早了解孩子人際互動狀況非常重要。
家長,你如何幫助孩子學習人際互動?
1.營造社交環境
孩子從遊戲中交朋友!家中有3-6歲的孩子,要讓孩子從遊戲情境中來練習人際互動。因此,踏出家中走進社區裡的戶外環境,像是親子館、公園、學校遊樂器材、教會團體..等,讓孩子接觸家庭外的人事物。甚至可以為孩子安排一週1-2次的團體遊戲或才藝課程,增加孩子面對團體與人群的適應能力。
孩子上幼稚園前,家長就要時常觀察孩子與其他孩子的互動狀況,了解孩子的社交能力可能出現了甚麼問題?
2.觀察動機、示範協助
有些孩子內向被動,想跟別人玩時,會在一旁徘徊或故意拉媽媽過去!家長你需要觀察孩子「我想要玩」的動機,幫孩子說出意圖「你是不是很想一起玩?」,更鼓勵孩子說出「我叫 XXX,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
家長引導孩子可以善用肢體互動語言,如跟別人牽牽手、主動打招呼等,之後再耐心地陪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一會歐~
3.實際引導人際互動的技巧
孩子是否能持續跟朋友互動,是需要一些互動技巧的,如互動時的肢體與語言、等待輪流、了解規矩、分享行為、幫助他人的舉動等。
孩子通常較為自我,多觀察孩子遊戲互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衝突與問題,適時引導孩子了解別人不喜歡與他玩的原因,如沒排隊、不守規矩、沒問他人就拿別人玩具、不懂得分享、生氣就大哭..等,也實際地告訴孩子怎麼做才是適當的行為!
平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與年紀較長的大朋友玩有規則的遊戲,讓孩子學會輪流、規則與等待技巧。
「他打我!我不跟他當朋友了~」,當然,如果孩子情緒不好時常會出現攻擊行為,就一定要制止!這會傷害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
4.當孩子的交友顧問
孩子上幼稚園時,要花時間去關心孩子的人際互動狀況,如「你都跟誰玩?XXX是你的好朋友嗎?」「你跟好朋友都做什麼?」。
「我不要跟他當朋友了!」 當孩子與朋友有衝突時,試著去了解原因,釐清當時情境。在了解的過程,大人可以幫助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如「他不借你玩具,因為這是他的生日禮物,他很珍惜啊~如果是你,你會借他嗎?」如此同理心的練習,也是人際互動中很重要的一環歐!
文/潛力種子兒童教育中心主任 吳怡璇(雙寶阿木)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