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潛力種子】培養孩子語言思考能力

「媽媽,今天我又被老師處罰了!」

「是歐!因為你做了什麼不好的事被處罰嗎?」

「對阿!媽媽我跟你說,弟弟真的被老師處罰…因為他阿又…」

「姊姊你不要說,我自己說~因為……我今天在教室吵鬧又跑來跑去...老師就罰我不能下課!」

 

每天接送孩子回家的時光,我一邊開車總會習慣問問孩子「今天上學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嗎?」、「今天有交到好朋友嗎?」

女兒會努力的提出詞彙、甚至加上肢體動作來描述上課情形,不擅言語的兒子聽著聽著也會接著說「對阿!老師有教我唱英文歌…ABC.」

透過每天這一點一點的親子小時光,孩子漸漸喜歡上跟他人分享生活點滴的習慣,不但讓我間接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課程、師生互動細節,更累積了孩子敘述生活事件的口語語彙能力。

現在,雙胞胎都會爭先恐後地要跟我分享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有時,還會強迫到家裡的訪客當聽眾,敘述他今天發生的事件呢!

眾人都誇獎這兩個孩子超齡的能言善道,口語流暢又富有邏輯。

 

3-7歲是重要的語言思考能力發展期

2歲前,大人都會擔憂孩子會不會開口說話。當孩子終於喊出第一句話、會說東西名稱後,爸媽總算鬆一口氣,似乎認為孩子的語言自然而然就會進步。

隨著孩子上幼稚園後,往往爸媽們也會忙碌於工作,親子互動的時光會越來越少。由於大人的疲累沒耐性,我們甚至會嫌孩子吵鬧愛說話。

不過即使孩子會說話,爸媽還是時常會覺得孩子在生活中是講不聽道理、不聽話、不習慣用語言表達而會用打人的方式表現、哭鬧與生氣發洩情緒等等,其實這跟孩子大腦思考能力、口語表達的質量有直接關係。

 

五大重點培養3-7歲孩子語言思考力~讓孩子成為勇於表達、情緒穩定、會思考的孩子

【潛力種子】培養孩子分享的習慣

1.問題中引導因果關係思考

孩子老愛問「為什麼?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這代表著孩子可以理解因果關係,大腦開始會運轉思考了。大人別覺得厭煩!你可以透過與孩子的對話中引導他的邏輯與思考能力,了解孩子的認知能力。在不同生活情境中,甚至換大人你來問孩子「為什麼那個人要這樣生氣?」「為什麼要買這個,不買那個?」

另外,孩子對於我們說出的辭彙理解有時並不完整,需要大人更仔細的說明與形容,像是孩子曾問我「羨慕是什麼意思?」,這時需要大人舉例來說明意義,如「同學穿上新的公主圖案衣服你卻沒有時,你會覺得好羨慕他歐~」。

 

2. 聆聽與參與孩子的生活

忙碌在職場的家長們,親子時光別只剩下說教!每天一定要留點時間給孩子,陪孩子聊天、不帶批評的聆聽孩子的生活與感受,當你參與孩子的生活,自然能更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適時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人生觀。

 

3.引導情緒語彙表達

把情緒說出來是需要練習的,就連大人在情緒當下都會失控了,更何況是大腦未成熟的孩子呢!3歲後的孩子,家長就需要不斷的在生活情境中讓孩子練習說出「感受與情緒」才能減少情緒當下用動手、哭鬧與耍脾氣等方式發洩,如「我好生氣,氣到都要….」、「我有點傷心」、「我好羨慕、忌妒她」、「今天玩得好開心」….等。

 

4.融入概念語彙的表達

3歲後的孩子語言能力不能只有命名與名詞而已,需要有完整正確語法的句子(組合主詞、動詞、受詞、代名詞、連接詞、形容詞等,如很多、很大、一樣、多一點、全部等形容詞)。

更要適時加入空間詞(上下/旁邊/裡面外面/前面後面/左右)、時間詞(以前以後/現在剛剛/等一下/昨天今天明天/星期一或問什麼時候要去?)等來提升語言的質量。

 

5.閱讀豐富語彙表達能力

當孩子的生活經驗侷限在學校與家庭時,我們除了多給孩子其他生活經驗外,還可以透過大量的閱讀,讓孩子深入書中情境,有效的增加語彙豐富性。更提醒家長,4-6歲是培養孩子將來閱讀習慣的關鍵期歐~

 

文/潛力種子兒童教育中心主任  吳怡璇(雙寶阿木)

 

 

 

延伸閱讀:

談幼稚園分離焦慮和適應問題

輕鬆培養寶寶閱讀習慣:談親子共讀/說故事小技巧

家有學齡兒:親師溝通必學四招

「親子共讀」讓孩子會說話、會與人互動、懂得思考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潛力種子 的頭像
潛力種子

潛力種子兒童教育中心

潛力種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